close

  來源:齊魯網作者:我來說說複製鏈接2014-06-09 08:52:06 [提要]2014年高考山東捲地理試題出現了新的變化:選擇題增加16分(四道題),非選擇題增加6分。試題依據《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結合我省高中地理教學的實際,做到了穩中有變,變中創新。
  齊魯網濟南6月9日訊 2014年高考山東捲地理試題出現了新的變化:選擇題增加16分(四道題),非選擇題增加6分。試題依據《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結合我省高中地理教學的實際,做到了穩中有變,變中創新。試卷既註重對考生基本能力和基礎知識的考查,又體現了地理學科能力的要求;既有利於高校選拔優秀學生,又有利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試卷考查內容分佈合理、覆蓋面廣、問題設計凸顯層次且科學性強、難度適中。綜觀整套試題,特色鮮明,亮點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考查全面,突出主幹
  今年地理試題在註重基礎的前提下,仍然突出學科主幹知識的考查,內容涉及"人口遷移及其影響因素""城市空間結構及其形成原因""影響氣候基本因素""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熱力環流的成因""常見的天氣系統""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流域的開發""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產業轉移的地理意義"等。與往年相比,由於試卷結構的改變、分值的增加,使得考查點覆蓋面更廣、更全面。考試說明中涉及的必修四個部分及每部分的每個專題均有相當程度的覆蓋,有助於全面考查考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通過考查學科的核心內容和主幹內容,體現最基本的地理學科素養,對高中地理教學起到明確的導向作用。
  二、註重基礎,回歸原理
  試題註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要求考生回歸地理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強調基本技能和方法的靈活運用。如選擇題1~2題,考查人口遷移及其影響因素。人口遷移是造成某一區域人口數量變化的原因之一,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口遷移逐漸成為一種基本的、重要的人文現象,也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基礎內容,本組試題以散點圖來呈現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的"戶籍人口數"與"常住人口數",考查考生對人口遷移的基本含義及其影響因素的理解。選擇題8~10題組以高空等壓面分佈為載體,本著"由果究因再拓展"的設計原則,旨在考查考生對"熱力環流的形成原因"和"冷鋒的成因及對應的天氣現象"這些基本地理原理的理解、表述和應用。例如,綜合題36題第(3)問為"針對塞內加爾河中下游地區農業發展面臨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組成內容,通過學習考生應該掌握流域內水資源開發的基本答題方法和思路。"水資源短缺問題"是流域開發產生的基本問題之一,分析該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措施應從"工業生產、農業生產、生活"等方面展開,屬於考生應該掌握的基本原理。本設問以"塞內加爾河中下游作為區域背景",以"農業發展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基本解決措施"作為設問角度,很好地體現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應用。因此,牢固基礎、把握基本原理既是學習的重要原則又是提高拓展的前提。
  三、能力立意,重視思維
  今年的地理試題仍然堅持多角度、多層次考查學生對地理學科"四個能力層級"的掌握情況,整套試題的設問層層遞進,增加思維含量,展現考生的思維過程。考生需要全面挖掘材料中顯性和隱含的信息,靈活運用所學的原理和規律,並能進行正確的邏輯推理、分析和深層次思考,才能做好解答。
  以選擇題8~10題組中第8題為例,本題從傾斜的等壓面入手、用模式圖的方式示意了高空兩個等壓面的分佈, 考生應結合題乾圖中讀出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圖示背景為三維空間,地理信息分佈位置的描述包括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借助水平方向的經緯度信息可以確定甲乙兩地的相對位置;兩個等壓面均為高空等壓面,3km處的等壓面與地面平行,5km處的等壓面出現傾斜。通過上述地理信息的獲取和綜合,可以判斷該圖示等壓面分佈模式是由高空與近地面之間的熱力環流導致。考生應能從高空等壓面分佈推及到近地面氣壓(或冷熱地區)的分佈,並根據風的形成原理判斷近地面的風向。整道試題由高空等壓面分佈狀況→近地面等壓面的分佈狀況→近地面的風向,很好地體現出自然地理問題思維的邏輯性和嚴密性。
  流域是一個地理綜合體,最能體現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綜合性、區域性和差異性特點。綜合題36題以塞內加爾河流域為載體,提供了該流域的地理位置、地貌、氣候等信息,讓學生從中提取河流補給特征、流域水文特點、水資源狀況、三角洲地貌發育等相關信息解答問題。第(1)問要求考生分析富塔賈隆高原被稱為"西非水塔"的原因。富塔賈隆高原"年降水量多(1500mm年降水量線穿過該高原)、為西非眾多河流的發源地".但該河進入中下游地區後,年降水量明顯減少(500mm年降水量線穿過該區,從緯度位置也可判讀出"草原氣候類型"),這為第(2)、(3)問的出現打下伏筆,也為考生回答問題提供一些解答信息。第(2)題,設問要求:"沿海沙洲是海陸相互作用的產物。試推斷三角洲前緣沙洲不斷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並分析該沙洲對聖路易港的不利影響。"從圖中信息可知塞內加爾河所在區域氣候比較乾旱,下游流經沙地,河流含沙量較大,這為沙洲形成提供了豐富的沙源,這也是沙洲能夠不斷向南延伸的條件之一;沙洲作為"海陸相互作用的產物"不僅與"陸地條件"有關,還需要考慮"海洋條件",即沿海洋流對其影響,這就出現了第二個要點"自北向南流的洋流";沿海沙洲的形成阻礙了船隻進出港口,對聖路易港的發展極為不利。本題從沙洲形成→洋流對其影響→其對港口的影響,既展現自然要素之間的聯繫,也體現人地關係,思維鏈清晰合理。
  四、情境新穎,貼近生活
  與往年相比,今年試題呈現的情境材料不僅新穎,而且生活氣息濃厚,符合"從身邊學習地理"、"學習身邊的地理"這一理念,也成為今年試題的一大亮點。以選擇題11~12題組為例,試題情境為某班級的一次地理野外實習,材料信息主要通過該班某小組製作的"記錄卡片"的形式展現,從野外實習的視角引導考生獲取地理信息、描述地理事物。11題要求考生根據記錄卡片提供的方位信息"甲山西南"和高程信息"120m",確定(a)圖中觀測點的位置,將"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確定某點的高度和方位"這一知識點賦予了更多的生活氣息,使考生更易入題。此外選擇題3~4題中的"物流園區"和"化工園區"的選址、選擇題5~7題中"積雪深度"信息、綜合題37題的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與美國的對比以及吉林省汽車工業的"整零協作模式"均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選做題中的"滑雪場"、"冰雹災害"、"城市建設中的植被淺溝"等也是考生們熟知的地理現象和地理事物。這些都增加了考生與試題之間的親切感,減輕考生的緊張程度。
  五、圖文並茂,彰顯特色
  地理圖表不僅可以使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得到直觀的表達,而且能夠很好地彰顯地理學科特色,同時又有助於考查考生從圖表中獲取、解讀其蘊含的信息,並利用已得到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來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利用圖表作為試題的信息載體是歷年地理高考試題的傳統,今年試題也不例外。全捲共有各種圖表13幅(包括附圖),其中區域圖6幅、等高線圖2幅、柱狀統計圖1幅、二維坐標圖1幅、三維坐標圖1幅、剖面示意圖1幅、三維模型圖1幅。通過形式新穎的、內涵豐富的圖表既為考生判讀、分析問題提供了形象的思維空間,也為考生搭建了信息平臺,整份試卷圖文並茂,充分彰顯了學科特色。如選擇1~2題組將生硬的統計數據轉化為坐標圖,將數字形象化、動態化,更有助於考生理解試題。選擇3~4題組呈現的城市佈局圖把山、水、田、林等自然環境要素組織到城市之中,將風向、河流流向及道路交通信息融入其中,為考生解答問題提供信息基礎。選擇5~7題組將"降雪量和積雪深度"數據以區域為載體呈現出來,使數據的空間分佈感更強,地理特色更加濃厚。選擇8~10題組以"高空等壓面分佈示意圖"為載體,簡潔明瞭、科學性強。選擇11~12題組通過實習"記錄卡片"提供信息,比在題乾中將信息表述出來要形象、靈活。
  六、關註熱點,增強實效
  今年的試題仍秉承蘊含現實熱點這一特色,圍繞"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體現可持續發展。倡導教學結合熱點,達到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的目的,增強地理學科的實效性。試題隱含的熱點包括:我國近年來地區之間的人口遷移問題、城鎮化問題、區域水資源短缺問題、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問題等一系列熱點問題。如37題,通過與美國相比,分析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優勢條件,從而引發考生思考我國汽車工業今後的發展;通過分析我國吉林省汽車工業整零協作模式形成對周邊地區發展的積極作用,論證和探討我國工業發展由大城市向周邊中小城市轉移這一現象的時效性。對這些熱點問題的關註,有利於考生關註社會、關註未來、關註自身的發展,關心我國改革開放與經濟建設的新進展與新成果,有利於培養他們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理念。
  總之,2014年高考山東捲地理試題考查考生快速、全面、準確地判讀和分析各種地理圖表所承載的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基本原理、規律,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演繹、推理、綜合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了評價考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地理思維和地理素養的目的。  (原標題:2014山東高考地理試題評析:選擇題增16分 考點覆蓋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73tkfn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